铜镜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珍品。它铸制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考古或传世均有大量发现,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的可靠的实物资料。关于铜镜的用途,通常是将它作为照面饰容的一般生活用品来认识的,但实际并不尽然,一部分铜镜与道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是道教中之法器,或者称之为道教文物。
在古代文献中常提到一种魔力无比的明镜。《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初入威阳宫,周行库府……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而一些道教著作对于这种镜也有记载。《抱朴子》说:“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托人形,以眩惑人目而常试人,唯不能于镜中易其形耳。”《抱朴子》中还记载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林虑山下的一个客栈里常常闹鬼,以致无人敢住。后来有一位叫伯夷的著名道人来此住宿,半夜里竟来了十多个穿红、戴黑、着白的男女,嬉戏无常。伯夷用镜照之,发现这一群男女竟是狗类所变,他就以刀刺之,来人“初作人叫,死而成犬”。唐朝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一书中也曾记载有一块明镜能使“魅魑行状,了然镜中”。这种镜能使妖魔鬼怪显露原形,大概就是道士们的“照妖镜”了。
从一部分铜镜的内容也可看出铜镜的铸制与道教的密切关系。《鄂城三国六朝铜镜》、《浙江出土铜镜》等铜镜著录中有一些神兽镜,完全铸成一幅道教群神图。镜背上方为诸神之首的“总执天道”、“制御万神”的皇天上帝,下方则是朱风侍卫、神龙翼轩的南极真人上皇赤帝。镜钮之左右则为“制召万灵、统括真圣”,管辖“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的西王母和专司男仙之东王公。镜背四周则是号称五城真人的五帝,是管理东南西北中五方和东南西北海的神祇。有些铜镜的镜背中有不少身生羽毛的真人形象,镜铭中也有不少提到王子乔、赤松子、陌子高等道教神仙。这些神仙在道教典籍《云笈七签》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可以想见,道上们正是把铜镜视为法器才将许多道家神仙铸到镜背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