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与朋友闲聊得知其夜里睡眠不好:白天精神不集中不说,工作时间也会突然走神。看了他一眼,只见他眼圈稍显黑,眼神亦有些飘。当然,周围还有不少唇红齿白、浓眉大眼的小姑娘、小伙子也有同样的症状:抱着手机是夜不能寐、白昼无神。此皆是内心无主,丧其真性至宝——被“手机精”给控制了。
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如何能及时停下脚步,想想自己真正该追求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人有我亦求。很大程度上,迷惑恐慌是我们心神不安之缘故,所以,安心当为生活和修行中的第一要务。至于说该如何安心,儒释道三教圣人都给出了不少药方,就看时人要不要服用了。
从道教来说,该如何做才能安其心、解脱红尘的纷扰呢?老君爷慈悲,早就晓得我们后世众生要受诸多困扰,为咱准备好了:
《太上老君说了心经》若夫修道,先观其心。心为神主,动静从心;
心动无静,不动了真。心为祸本,心为道宗。
不动不静,无想无存,无心无动,有动从心。
了心真性,真性了心;心无所住,住无所心;
了无执住,无执转真;空无空处,空处了真。
老君曰:
吾从无量劫来,观心得道,乃至虚无。有何所得?为诸众生,强名得道。
老君曰:
吾观众生,不了其心。徒劳浩劫,虚役其神。与心无了,永劫沉沦。依吾圣教,逍遥抱真。
有人看后估计要说了:哎,这篇经文是讲给修道者的,跟普通人有啥关系。嗯,不仅有关系,觉得关系还是很大的。
经文的意思,浅解一下:我们修道或是学习的人,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心,要认得自己真正能“做主”的是什么。《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开篇有云:上药三品,神与气精。“神”是重要性就无需概述了,而我们的心又是神之主,念头思绪之来往都要看得到、认得清楚。否则,心无所属必然使“主人”迷失他方,随波逐流步入沉沦苦海。如何做呢,心要不动不静、无想无存莫存一丝杂念妄想,亦不执著世间万物。清静无为而无不为,“更能心修正道,渐入仙宗”,如此方可了真契道。
老君爷又说啦,他老人家从无量劫来就是用观心的方法而体悟大道。但是对于得道者来讲本无所得,为了后来学道者就勉强说这是得道了。他老人家看众生沉沦苦海不识本心很惋惜,所以呢就一再苦口婆心勤勉后学者莫要空过一生光阴。
话说我们虚靖天师有一首《休歇歌》,也为我们指了安心之法。估计有道友没看过,嗯嗯,歌诀如下:
休休休,歇歇歇,休休歇歇无分别。千般要妙万般玄,只是教人各休歇。既能休,复能歇,一切情绿皆断绝。
飢愤渴饮困时眠,万死千生没交涉。古圣贤,及明哲,一性绵绵周浩劫。
光明相照合真空,休歇之余更无别。地狱种,作冤业,六识炽然如火热。
立我争人昧休歇,甘受碎身并拔舌。休与歇,真口诀,无愚无智无工拙。
从上师真只怨修,不遇知心谁肯泄。休非休,歇非歇,大用现前无扭捏。
主张元化绝形踪,囊括虚空超起灭。亦无休,亦无歇,歇歇休休皆强说。
欲知真歇与真休,一输皎洁中秋月。
诸位道友也要听话吆,“心不安”就要趁早“观心”收心,及早“回心转意”体悟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