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秉持 “万物有灵” 及 “天人感应” 的理念,坚信神灵拥有意志与善恶感知,能够洞察人间疾苦,依据人的行为善恶施予相应报应。请神的首要目的便是向神灵表达虔诚敬意,期望获得神灵的庇佑、指引与加持,消弭灾厄,赐福于人。同时,通过请神,道士能够借助神灵之力,镇伏妖邪,维护世间秩序,为民众排忧解难,实现 “降魔佑民” 的宗旨 。例如在超度法事中,请神旨在帮助逝者的灵魂脱离苦海,转生善道,从而福佑子孙;在禳灾祈福法事中,祈求神灵驱散灾祸,赐予平安、健康与富足 。
请神的仪式流程
- 准备阶段:请神前需精心筹备,选择适宜的黄道吉日与吉时,依据法事规模和目的,布置庄严的道场。道场要洁净肃穆,设置神坛,供奉香、花、灯、水、果等供品,以表敬意与诚意。道士需身着整洁道袍,携带各类法器,如剑、笏、令牌、法印等,这些法器在请神过程中具有沟通神灵、施展法力的重要作用 。
- 开坛净场:仪式伊始,道士通过焚香、击鼓、鸣磬等方式开启法坛,同时念诵开坛咒、净天地神咒等经文咒语,净化坛场的气场,驱逐邪秽,营造神圣空间,为神灵降临创造条件 。例如,净天地神咒中 “天地自然,秽炁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 的语句,借咒力净化天地间的污浊之气 。
- 请神咒语与手印:道士念诵特定的请神咒语,这些咒语蕴含神秘力量与神灵信息,是沟通神灵的关键媒介。不同神灵对应不同咒语,如请三清时念诵 “三清宝诰”,请雷祖时念诵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宝诰” 等 。与此同时,配合相应的手印。手印由双手手指按特定图式结构联结而成,每个手印皆有独特思想内涵与固定名称,是与神灵通信息的重要工具。请三清、四御、雷祖等神灵的手印均为秘传,掌握者能依此准确召唤相应神灵 。
- 步罡踏斗:步罡踏斗法在请神仪式中至关重要,包括踏阳斗与踏阴斗。道士模拟星辰运行轨迹,按照特定步伐和节奏行走,通过此方式汲取北斗七星之神气,沟通天地神灵,将醮坛转化为神界,达到召真纳灵、消灾解祸的目的 。例如,踏阴斗从 “贪” 字起始,至 “破” 字结束,期间需望北斗行二十四拜、叩齿三十六次,随后转身踏阳斗 。
- 迎神安位:当感觉神将即将降临时,道士密念总咒,存想当值神将现身法坛前。接着询问神将 “令召吾何去使用?” 并表明自身奉太上之法行事,祈求神灵会合护佑自身,依己变化,应己之道,随己遮隐 。之后,将权杖在香火上转动一圈,按住权杖念安神咒,向神灵献上祭物,依据仪式安排将神灵安置于法坛正确位置 。
- 法事进行与祈求:神灵降临安位后,道士依据法事目的,进行诵经、礼拜、化表等仪式环节,向神灵虔诚祈愿,请求神灵实现信众的诉求,如消灾解难、祈福禳祸、超度亡灵等 。化表仪式尤为重要,道士将书写信众祈愿的表文通过焚烧呈达天庭,借助四值功曹等神明代为传达 。
- 闭坛送神:法事结束后,道士举行送神仪式,礼送神灵返回天界或驻守其原有方位。念诵送神咒,表达对神灵的感恩与敬意,确保法事圆满完成 。送神咒旨在告知神灵法事已毕,恭请神灵归位,并祈愿神灵继续庇佑众生 。
常见被请神灵
- 三清道祖: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作为道教至高神,代表着道的本原与宇宙的根本法则。在重大法事活动中,常被首先请降,为法事赋予至高神圣性与权威性 。
- 四御:玉皇大帝、紫微大帝、勾陈大帝、后土皇地祇,分别执掌天道、万象、人伦与大地,在道教神谱中地位尊崇。请四御旨在祈求他们统御天地,护佑世间安宁、万物和谐 。
- 雷部诸神:如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及麾下三十六雷将等。雷部诸神司掌雷电风雨,具有强大威力,可镇妖驱邪、惩处恶逆。在驱邪、禳灾等法事中常被请神 。
- 六丁六甲:六丁神和六甲神的合称,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为丁神,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为甲神。他们作为护法神将,在斋醮科仪中地位重要,常被召唤用于祈禳驱邪,亦是真武大帝座下神将,协助降妖除魔 。
- 四值功曹:值年、值月、值日、值时的功曹神,在法事 “进表” 环节中,负责将信众表文呈达天庭,沟通人神,是法事能否成功传达至神灵的关键 。
- 力士神:如黄巾力士等,受高阶神仙役使。在法事中,他们听从道士召唤,协助搬运纸钱元宝至冥界,或执行其他法事任务 。
请神仪式的主持者 —— 引请大师
引请大师在道教请神仪式中扮演核心角色,肩负着引请神灵、沟通天人、主持坛场仪轨的重任 。他们需精通《道藏》中的相关经典、咒语以及请神科仪步骤,如《太上三洞神咒》《雷霆召请》等;具备高深法术修为,能够精准念咒、画符,引请神灵;熟悉星辰方位与时间,依据天时地利选择最佳时机完成请神仪式;同时,拥有良好德行与心性,心怀恭敬与正念,方能获得神灵认可,确保仪式顺利进行、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