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烁入,召将入符:书符中的存想之法 书符用符中,都须存想。
存想的方法,几乎是道教始创就运用了的。道教徒认为人体内部分皆有神居,神在身体康健,神去凶病降生,所以必须使神常居于该居之宫,此即所谓“存神”,即是以意念引导神返其宅。唐司马承祯称“存我之神”。
作为修炼之术的存思,既要使体内诸神归,又必得使意念顺次经历身体的各个部位即诸神各自的宫室,这样就必须内视五脏六腑经络、关节,司马承祯称为“想我之身”。这种存想思念之术,后来在上清派中达于极致。他们的《大洞真经》就是一部存想之经,而《黄庭经》为存想之法的精粹之作。
为便于学道者修炼,道书上常绘上存想图,对所存之炁和神灵注明颜色、形象、服饰。存想时常要叩齿集神,握固,吸气吐气,并以咒语先导以“唤”出所存想的内气和神灵。宋以后的科仪中,常用符、咒、诀、罡帮助存想的完成。...
0 المشاركات
1670 مشاهدة
0 معاين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