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为什么称为道教? 道教一词最早见于《墨子》。墨子在书中批评儒家的道教,标榜自己的道教。儒家的道教即先王之道的教化,墨家的道教即民众之道的教化。两汉之际,汉释佛典也将佛教称为道教,因为佛教被看作诸道之一,佛教即佛之道的教化。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将自己的教称为“道家之教”。《神仙传·彭祖传》中有“以道教之”的话,指的是道教方术。《魏书·释老志》叙述大神向寇谦之传授时说:“汝宣吾新科,清整道教。”这是道教明确地自称道教的最早记载。寇谦之的道教,也就是太上老君之道的教化。南北朝以后,道教神学逐渐完备,道教各派的认同意识加强,共同信奉“道”。所以,“道教”这个名称遂为道教所独有,儒、佛等不再称自己为道教。道教自称道教,也不再是道家、太上老君之道或其他某一种具体道的...
0 المشاركات
1792 مشاهدة
0 معاين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