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所遇神秘人再现:菌蕈与 “万岁丹”
    旧时在徽州婺源,有一个乡民名叫程彬。他一次在山中遇到一个形迹可疑的人,跟着到了一个山洞。那人忽然猛回头盯着他,过了一会又哈哈哈大笑道:你小子倒是个苗子。然后招招手,贴着耳朵给程彬说了些秘语。程彬自小就很聪明,却不想他把这份聪明用在了邪门歪道上,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这程彬得了神秘人的话后,常独自一人在荒郊野外穿梭,眼镜如鹰般锐利地整日搜寻着毒蛇的踪迹。一旦发现目标,他便迅速出手捕捉。然后在一处较为隐蔽的地方将这些蛇埋下,接着再用草轻轻地覆盖在上面。再提着水桶,一桶一桶地往埋蛇的地方浇水。日子一天天过去,那埋蛇的地方竟长出形状各异的菌蕈。这些菌蕈看起来很是诡异,似乎闪烁着一股邪恶之气。当程彬看到这些菌蕈时,眼睛直发光,简直是兴奋极了。他小心翼翼采摘完这些菌蕈,然后将它们放在太阳下晒干。待菌蕈晒干之后,再加入其他药物,这些药物有的散发着刺鼻的气味。程彬深知这药毒性极大,若是给人吃了必定会在瞬间死亡,美其名曰“万岁丹”。一日,村里的老李上山砍柴归来,忽腹中饥饿。路过那埋蛇之地时,瞧见地上长出的菌蕈,他误以为是可以食用的蘑菇,便欢喜地采摘了一些,回到家中便炒来吃...
    От Bagua 2025-02-20 02:15:15 0 189
    可用于生人的水火预修炼度:《无上预修长生金箓》
    王升卿编辑的灵宝大法在南宋之际影响颇大,金允中的《上清灵宝大法》,宁全真授、王契真纂的《上清灵宝大法》均多有评述。如金允中所说,王升卿编辑的灵宝大法多为“应世之科”,所谓“应世之科”乃是灵宝古法中所没有而根据世俗之需新创设的斋法,“预修之斋”即属此列。这种“预修之斋”在玉堂大法中业已出现。《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之二十《生身受度品》之《救苦籙式》即载有《太上预修救苦黄籙》及其传授仪式,同卷《长生箓式》亦载有《无上预修长生金箓》及其传授仪式。...
    От Bagua 2025-02-20 02:12:11 0 179
    道长们日常行持的重要咒语:五净咒
    在咏唱了《太极赞》之后,法师们会持诵《五净咒》,这五净咒包括:净口咒、净身咒、净手咒、净心咒、净一切物咒。《正一天师科书集卷三》的《申文发奏科仪》里记载: 分班功密念:丹朱正伦清静摄,灵宝天尊去秽摄,胎光爽灵幽精摄,彭琚、彭侨、彭质不得离吾身摄。太上三天虚无自然摄。我以日洗身(卯),以月炼形(酉)。真人护我(午),玉女佐形(子)。二十八宿随我奉伦,千邪万秽逐气而清,急急如律令。 这五净咒也是招将是必须要先行的,《道法会元》记载:“又五净咒,及存身、配衣斗、朝真口奏、采取雷炁,共五条,谓之雷部五灵之诀。凡召将,必先此五法,然后至诚上香”法师在召请神将之前都需要先行这些法,然后再至心虔诚上香召请。 这五净咒也是修道之士日常修持所行持的咒语。《道法会元》记载:“凡行持之士,必须每日早晨入靖,焚香,依次念后五净咒”...
    От Bagua 2025-02-20 02:10:15 0 217
    道教有哪些星神?
    道教崇拜三光,三光指日、月、星。又崇拜木、火、土、金、水五星。这五星也称作岁、荧惑、镇、太白和辰星。《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将日月及五星神仙化。此外还将28宿神仙化。如说日者为太阳之精,穿黄赤衣,乘青白色的马,独行歌唱。道教特别崇奉斗星。有的经典称北斗为北斗七元真君。北斗星座中的每一颗星皆有名号:北斗第一阳明贪狼太星君、北斗第二阴精巨门元星君、北斗第三真人禄存真星君、北斗第四玄冥文曲纽星君、北斗第五丹元廉贞纲星君、北斗第六北极武曲纪星君、北斗第七天关破军关星君、北斗第八洞明外辅星君、北斗第九隐光内弼星君、上台虚精开德星君、中台六淳司空星君、下台曲生司禄星君。有的经典说南斗六司与北斗七政分职,共理三才六合八卦九宫,总辖中外百辟官品,乃紫微和太微两极都曹。有的经典分别称东西中斗星座为东斗帝君、西斗大计帝君和中斗大魁,组成这些星座的每颗星也各有名号。《太上说中斗大魁保命妙经》说:东斗主算,西斗记名,北斗落死,南斗上生。中斗大魁,巍然至尊,天人受度,旷劫长存。总之,五斗星都是保佑人长生不死,去祸得福的。道教又创造了一位星神叫斗姆,尊她为“北斗众星之母”,并奉...
    От Bagua 2025-02-20 02:08:34 0 195
    为什么镇宅符上会画着姜太公?
    民间的许多镇宅符中常现姜太公身影,或书 “姜太公在此镇”,为什么要加上太公呢?这要说说姜太公其人其神。 按历史上,确有一位辅佐周武王伐纣灭商的姜尚,又称“太公望”。他的文韬武略极其惊人。待天下平定,大封诸侯,封地在齐,他便是齐国的第一任君主。齐地,在今山东半岛。齐国算是当时的大国。不过,他是一位历史人物,只是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神。 据说古代曾有过“太公八神将”的传说,也许这是将他本人神化的一个民间文化的基础。其被奉为神的时间也不算太晚,大约在明代。姜太公由人变成神,且流传于民间,得力于一本小说《封神演义》,在那本书中,为了武王伐纣,各路神仙大打出手,搅得天昏地暗。本来修道,命中注定过不了死亡关的,死后得封为神。而授命封神的正是这位姜太公。 他本来在元始天尊那儿学道,但只有四十年,便被师父派下崐仑山,辅佐周王打败殷纣王,而且诸派神仙还在元始天尊那儿见证签押了一部“封神榜”,并交由姜尚去完成宣告。你看,诸路神灵概由太公封,那么太公本人虽然还算不上真仙,其威信却是非凡。...
    От Bagua 2025-02-20 02:06:41 0 218
    《净天地神咒》,可除鬼邪干扰,净化家宅!
    《净天地神咒》主要在道教科仪初段诵唱,内容是祈求神明帮助自身和人间,荡除不洁之物、妖魔,使善信能够澄明本心,得到清静。...
    От Bagua 2025-02-19 01:08:48 0 237
    劝善止恶积福报,祖师却说这类人不必多劝
    道经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我们应当多行善事,方可获得天道的青睐。“行善,道随之”说的就是这个,我们在行善事的时候,实则已与道相契了。而劝人为善,当然也是行善事,若是他日他做出什么大功德,也会为你积下福报。 但是,在导人向善的过程中,也要讲究对象和方法,否则很容易徒劳无功,祖天师张道陵就曾在《老子想尔注》里作了开示。 “见学善之人,勤勤者,可就誉也,复教劝之,勉力助道宣教。”若是他本就非大恶之人,他愿意勤勤恳恳一心学善,就应该去赞美他,再给予劝勉,让他努力帮助道去宣传道的教诲。 “见恶人,诫为说善,其人闻义则服,可教改也。就申道诫示之,畏以天威,令自改也。”见到恶人,要劝诫他做善事,如能心悦诚服,说明此人可以改恶向善。然后向他宣示道诫,以天的威严警告他,让他自己改恶向善。 “为恶人说善,不化而甫笑之者,此即刍苟之徒耳,非人也。可欺侮也,勿与语也。”劝恶人向善,如果他冥顽不灵并且嘲笑你,这种人就是刍狗之辈,不可以视之为人,可以唾弃他,不要再搭理他。...
    От Bagua 2025-02-19 01:04:43 0 191
    父母恩重,难报难量:《太上真一报父母恩重经》
    道元始天尊在西那玉国七宝城中,琉璃宫内,与诸天仙如常说法。无鞅数众,周匝围绕。尔时,众中有一仙人,名曰上智,作礼前进而白天尊:臣从昔劫以来,屡闻正道,惟报父母恩重,未睹因缘,愿听妙音,为众演说,欲使来世有所禀修。天尊答曰:汝当静念在心,我为汝说。天下人民,皆因父母寄胎,诞育而得生身,受炁在胎,其苦无量,怀胎十月,迅速不停,受孕满时,肢脉俱解。其中非一因以丧身,幼小婴孩,提携养育,洗浣秽浊,不惮艰辛,宁损己身,欲儿宁处。父母恩重,难报难量。若或有人能为父母多修斋供,广造真经,读诵受持,教人遵奉,当知是人及於父母,承此果报,即得长生,给养自然,心灵快乐。或荐亡没,七七修斋,转诵灵文,以资魂识,不历涂毒,便得生天,身诣玉京,神游金阙。或因父母疾病缠绵,建立道场,修崇道法,其病即愈,平复如常。或因父母险厄囚系,恶鬼害身,虫兽为妖,梦寐惊恐,但能恭洁念道修斋,退殄灾殃,消除魇魅,当以降生之日,默念至亲生我之恩,精勤斋戒,广修众善,以报劬劳。如是等人修持如上,免堕幽涂,生於正觉。汝当遵奉,宣布教化,持此经典,罔令谤讟,生不信想,获罪无量。尔时上智及诸天众既闻是语,欢喜踊跃,言我等众若遇是人,...
    От Bagua 2025-02-19 01:01:12 0 220
    老而不死曰仙:修道成仙就是为了长生不老吗?
    李约瑟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指出:“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迷恋于这样一个观念,即认为达到长生不老是可能的。我们不知道在世界上任何其他一个地方有与之近似的观念。这对科学的重要性是无法估量的。”从先秦开始,中国的文化就显现出一种重人性而非神性的思想特征。这种人文的观念,最早反映在《尚书·洪范》中:“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把追求人生的幸福同长寿、健康、安宁、道德紧密相联。在他们看来,人生的幸福并非仅仅是财富与地位的占有,幸福是意味着生命的完善与圆满。而健康、安宁、长寿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是第一位。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文化背景,孕育了道教的仙学。《汉书·艺文志》说:“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在《楚辞》、《庄子》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仙人的生活,说他们肌肤如同冰功雪,风采神韵如同处女,不食五谷,吸风饮露,驾驶飞龙,行走云中,逍遥四海,与世无争;他们具备超常的功能,不惧危险,水淹不...
    От Bagua 2025-02-19 01:00:31 0 216
    此经尊妙,普度无穷:《高上玉皇本行经髓》
    高上玉皇本行经髓,原不题撰人。据卷末《传经源流》称,乃元代至正四年(1344)广西柳州道士对处源路遇老翁传授。经文删戒三卷本《玉皇经》而成。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高上玉皇本行经髓  道言:昔元始天尊在清微天中玉京金阙七宝玄苑玉皇宫升光明座,与无鞅数众宣说灵宝清净真一不二法门。是时玉皇尊帝与诸真圣清斋建节,侍在侧焉。于是玉帝知时欲至,即于会前举六通力,放大光明,遍照诸天,一切境界皆大震动,十方无极俱同琉璃,下烛下方,是诸世界,一切人天,咸臻道气。当是之时,酆都铁围,即时破坏,三恶道苦,一时解脱。 尔时,玉帝即分其身,遍散十方诸大天宫,自然化现,白玉为京,黄金为阙,七宝玄苑大光明殿具光明座,幢节旛盖,异宝奇花,遍布是处。尔时,玉帝即以所分其身,遍于此处,普为十方演说清净解脱之道。说已,即以神通,不动其所,移接天人,皆令得至清微天中玉清圣境元始会下。是诸众等,不觉不知,普来集会。时诸大众,稽首胆仰玉帝化身,忽睹天尊胜会,踊跃欢喜,一时作礼,叹未曾有。...
    От Bagua 2025-02-19 00:50:12 0 276
    专供天界仙真阅读的青词,你能看懂吗?
    何为“青词”青词,又称青辞、清词,亦名绿章,是道教斋醮时敬献天神的奏告文书。唐李肇《翰林志》:“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 宋程大昌《演繁露》:“今世上自人主,下至臣庶,用道家科仪奏事于天帝者,皆青藤纸朱字,名为青词绿章,即青词,谓以绿纸为表章也。” 这些文献的记载,都表明了青词的用途。青词的传承历史悠久,早期道教科仪的上章仪式,章文就是用青纸书写。明周思得《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卷三十五阐释青纸朱书说: "青者,东方之色,始生之炁,纸所以用青也。以言者尚其词,词所以捈中心之所欲也。朱者,至阳之精。书以朱,以类而感格。" 由此看来,道教青词的青纸朱书,其颜色就蕴涵着宗教象征意义,也因此在科仪文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青词书写的规制书写青词须选用上等青纸,要求不能有玷污破损,一幅青词纸长一尺二寸,要使用小楷朱笔书写。道教认为青纸朱书,是表披肝沥血之意,因肝在五行中属木,在五行理论中为青色,而红色的血则表示斋者心诚。能否写得一手好青词,既是书写者文才的展示,也是道学修养的体现。...
    От Bagua 2025-02-19 00:44:36 0 178
    遇到邪神怎么办?陈正中说:我一个锄头当时就给砸过去了
    遇到邪神怎么办?瑟瑟发抖还是跟他拼了!什么,你不会踏罡步斗?那,实在没办法就来瞧瞧这位前辈的处理方式吧: 在乌程县衙的前边曾有一座庙宇,庙里原来供奉着一位“烈杰太子”,后来改供关圣帝君。这庙里为什么会改换主神呢,这其中还有一段渊源。 关于“烈杰太子”,旧时流传说在元朝末有一个少年有勇有谋,他召集了乡里的青少年,组成了一小支乡兵队。一次,他率领着乡兵与匪兵狭路相逢。双方展开了搏斗,少年奋勇杀敌毫不畏惧,最终战死。 当地有人听闻了少年的事迹,为了纪念他,为他修建了这座庙宇,将其尊称为“烈杰太子”。之所以取这样的名号,是大家认为他性烈勇敢,具有豪杰的风范。时光流转,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天邑里陈正中的弟弟前往庙中烧香祈福。可谁也没想到,他进入庙中后,忽然神情恍惚,后来竟上吊自尽了。而陈正中是一个正直而胆大心细的人,他得知弟弟的不幸遭遇后,心中十分悲痛,同时也感到疑惑。他觉得庙宇本是神灵栖息的神圣之地,弟弟去烧香祈福不应该遭遇不幸,肯定是有邪祟作祟。于是,他立马决定前往庙中一探究竟。...
    От Bagua 2025-02-19 00:38:55 0 156
Другие статьи
Описание
Taoism
Больше
The Protection of Taoist Talismans
In an ancient and tranquil eastern town, the traces of time are like ancient scrolls engraved on...
От Bagua 2024-10-07 09:01:32 0 384
What are the considerations for offering water? One must never be perfunctory.
In a Taoist temple, there are usually five offerings in front of the deity statues: incense,...
От Bagua 2025-01-18 00:29:31 0 210
《国学:璀璨明珠,照亮心灵之路》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国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智慧与魅力的光芒,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之路。...
От fengshui 2024-09-13 00:44:52 0 473
《道之琴师:雅琴的音乐之旅》
在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宁静而美丽的山谷之中,生活着一位名叫雅琴的琴师。这个山谷四周青山环绕,绿树成荫,一条清澈的溪流潺潺流过,宛如人间仙境。雅琴自幼便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她的琴音优美动听,...
От fengshui 2024-09-10 01:47:20 0 343
The Inheritance of the Eighteen-bead Bracelet
In a corner of the land of China, there is a peaceful and idyllic ancient town, surrounded by...
От Bagua 2024-12-12 06:37:07 0 180